附件:设置1:设置2:设置3:本书分“义理”和“人物”两大部分进行论述。义理篇包含六篇, 均围绕佛教教义的核心--慈悲而敷演; 人物篇文章共九篇, 始于南北朝后秦时期之佛经翻译家、高僧鸠摩罗什, 终于晚近致力佛教现代化的高僧释太虚, 中间涵纳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、北宋的释契嵩和密庵咸杰、元朝的刘秉忠, 并兼顾佛教以外的士大夫和学问家与佛门之互动。以人物为节点, 大致勾勒出佛教东传后历经的“中国化”道路。摘要:有书目
附注提要
本书分“义理”和“人物”两大部分进行论述。义理篇包含六篇, 均围绕佛教教义的核心--慈悲而敷演; 人物篇文章共九篇, 始于南北朝后秦时期之佛经翻译家、高僧鸠摩罗什, 终于晚近致力佛教现代化的高僧释太虚, 中间涵纳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、北宋的释契嵩和密庵咸杰、元朝的刘秉忠, 并兼顾佛教以外的士大夫和学问家与佛门之互动。以人物为节点, 大致勾勒出佛教东传后历经的“中国化”道路。